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中国

来源:世界有色金属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天是我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展历程中,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二十年前的今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正式召开,标志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成立,

今天是我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展历程中,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二十年前的今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正式召开,标志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成立,至今协会已经走过整整二十个春秋。在纪念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我们召开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此,我提议,向有色行业老领导、老同志,向协会一届、二届理事会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十年来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选举产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及协会领导班子,号召全行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下面,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全面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取得扎实成效

十年来,全行业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遵循新发展理念,坚决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紧紧扭住“四个提高”,即提高资源保障力、提高技术引导力、提高市场影响力和提高文化感召力,迈出了“由大到强”转变的坚实步伐。

1.提高资源保障力,资源开发和保护取得显著突破

资源勘探不断加强。依靠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现了一批大型矿床,在持续高强度开发的同时,保有资源储量有所增加。境外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起,境外矿山权益铜金属产量超过国内产量。

再生利用成效显著。再生产业技术装备及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一批再生产业基地日趋成熟。2020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450 万吨,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的24%。再生铜、铝、铅产量分别比2011年增长25%、68%、78%。

“三型矿山”建设不断深化。行业163 家矿山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占全国绿色矿山总数的13%。城市矿山逐渐成为再生金属原料的主要来源。区域矿山成功建设,开创了资源集约利用新模式。全国矿山“三率”水平显著改善。

节能减排达到新水平。相较2011年,2020年铜冶炼、铅冶炼和电锌综合能耗分别下降42.1%、28.7%和15.4%,吨铝综合交流电耗下降370 千瓦时,均为世界领先水平。原铝烟气脱硫脱氟除尘等达到环保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三废”治理取得新进展。全行业废气、废水无组织排放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小矿山、小冶炼”基本退出。行业工业废水、废气中砷、铅、汞、镉等重金属排放量显著降低。

2.提高科技引导力,新旧动能转化迈出重大步伐

科技投入明显增加。与2011年相比,2019年规上企业研发人员增长84%;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46%;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97%;新产品开发项目、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97.8%、140.8%和134.7%。截至2020年底,有色行业共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8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9 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96 家。

新技术大量涌现。铜、铝、铅、锌等一批冶炼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铜、铝、钛、镁等加工技术取得新突破。部分铝、钛等尖端产品满足国家重大工程需要。航空用中厚铝板通过主要飞机制造商认证,动力电池用三元材料前驱体成为全球主要供应商,铝空电池等创新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

新业态加快塑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已经渗透到行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数字矿山、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推进。一批骨干企业借助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构建起上下游企业供应链紧密衔接的产业融合体系。

新模式不断兴起。共建共享的集群化发展态势日益明显。以利用境外资源为驱动力的沿海氧化铝、铜冶炼布局新模式已经形成。以民机铝材协调机制为代表的产学研融合,以及军民融合、央地融合、跨行业融合等发展模式正在兴起。

3.提高市场影响力,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明显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通过产能置换等政策,倒逼无效低效产能退出市场,原铝产能“天花板”已经形成。抓住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机遇,全国第一家实施“债转股”的国有与民营企业,均是有色金属企业。

扩大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以扩大铝应用为重要抓手,交通运输工具轻量化、建筑工程铝模板、铝制家具等,都取得重要进展。扩大铝应用累计增加消费超过600 万吨,铝模板市场占有率从推广初期的1% 提高到当前的25%左右。

文章来源:《世界有色金属》 网址: http://www.sjysjs.cn/qikandaodu/2021/0718/1147.html

上一篇:世界有色金属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议召开
下一篇: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端智造

世界有色金属投稿 | 世界有色金属编辑部| 世界有色金属版面费 | 世界有色金属论文发表 | 世界有色金属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世界有色金属》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